冬日里大棚外天寒地凍,大棚里溫暖如春。蘑菇采收期,阜平縣色嶺口村58歲的村民顧軍,一大早便到大棚里采摘蘑菇。
顧軍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,2016年冬天,由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擔保幫他貸款10萬元,包下家門口一個香菇大棚。“第一年就收入了4萬多元,現在貸款已經還完,家里有了存款,日子越過越紅火?!?022年,顧軍又承包了兩個大棚。
阜平縣食用菌專家組組長侯桂森是阜平從外地請來的食用菌專家,曾是廊坊職業(yè)技術學院食用菌專業(yè)領域的教授,2015年退休后,他帶領教學團隊扎根阜平,推動并見證了阜平食用菌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壯大。“小香菇做成大產業(yè),必須改變產業(yè)小散弱局面。剛推廣時,得挨家動員承包香菇大棚,現在是一棚難求?!焙罟鹕f,他們正通過建設恒溫養(yǎng)菌車間,以縮短栽培周期,從現在的一年收一季提升至兩年收三季。
靠著小小的香菇,百姓脫了貧。截至目前,阜平縣食用菌種植總面積達2.1萬畝,規(guī)模園區(qū)102個,建成食用菌棚室4600余棟,年栽培菌棒8000余萬,產量約6萬噸,綜合產值達9億元以上。